听一壶山人讲述《龚晴皋的逸格风尚》

文章附图

fe94fbbc09b571549558624e0eb586a.png

829日上午930犍为县犍师附小会议室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书画爱好者,参加本次【观妙】美术活动,现场座无虚席,让我们穿越过去,共同倾听一壶山人所带来主题为《龚晴皋的逸格风尚》的讲座吧!


c59e473ee0c220cc8242ab2c4e31b09.png

如果要讲中国传统文人逸格风尚,讲诗书画之高逸境界,担当和尚与龚睛皋,乃直接晋宋间气脉而开风气之两位大家。“我曾谈到髡残,也谈到八大。从诸多流派中,无论是四王、 四僧,还是新安画派、扬州八家,有清一代出了许多文人画作家,我认为此“四杰”堪称高逸,高就高在风气。文人画讲风气,然具有文人画风气之大作手却不多见。我说二位是高逸,是因为他们承传了唐五代宋元以来之逸格风尚。”

周老师为我们介绍到。“唐人论字画,主神、妙、能三品,宋代黄休复径直把逸品提到神妙论三品之前,作为中国文人画之最高标格,呈现出一种风尚,即退士文化之超拔风尚。超然于物外、超然于世外,与晋宋间人之审美理想、人物品藻,散漫超脱之自由境界契合。故其所作,体现出文人逸格风尚之旷放不拘,超逸不群。极自然之妙,入真元之境。无论技巧之娴熟,见识之高拔,文化修为之广有涵容,俱足以融入笔墨,发舒性灵。饶有文心,亲近山林。既有逸思,又见奇气。其高致与逸韵,思接千古。龚晴皋所接者,晋宋人之意气风尚也,固有特然高出于时之气格。”


db5fd0f9891bcc96adfc716c413cec6.png


ade39739cc371feca73a68b166c6fee.png



龚晴皋,名有融,字晴皋,以字行。号级山樵子、拙老人、避俗老人等,重庆巴县人。生于乾隆20年(1655),卒于道光11年(1831)。以诗、书、画名于世,尤以字画胜称巴蜀。其作品笔墨恣肆豪纵,意气超逸,格局雄奇,性行超脱,山水画别具匠心,饶有漫士风尚。故巴蜀流传有“家无晴皋字,不是书香第”、“家无晴皋画,必是俗人家”之说。足见其格趣之清高,与笔墨之超妙。



一、龚晴皋诗、书、画概略

龚晴皋幼承庭训,聪明敏悟,勤于学思。年24岁中举,习书有家学,其父知书,深于王字、欧字。他从小耳濡目染,以欧字筑基立骨,以王字定气格,以米字沉着痛快为神用。故其书既雄豪而又闲放,奇倔而不峭拔,用笔如金刚杵,古抬沉厚。有竹林阮杖之风、高阳酒脱之性。

龚晴皋之画,尚米襄阳之清狂,徐天涉之旷放:恣纵奇倔而又退尽火性。其散淡超逸,大似老僧逃禅。坐禅已不是正儿八经扯起架式打坐,优哉游哉,化出形迹,举止操行,随处生活,随处是禅。有证果者,随心所欲即真禅也。足见其画格根基之深,与取向立意之高。

其同时代之四川学政郭尚先曾称赞道:“其画横厉,颇得天池、苦瓜、八大之趣”,“随笔为之,无复定法”,“大字纵横有奇气”。一见便是汉魏风骨,骨坚、气盛、神清。直可雄视唐宋人者,奇气耳。

图1.png


图片1.png


蜀人赵侍御有诗句称道其“画能荒率书相称,人守清贫道自高”。读退溪翁诗,明白朗畅,吞吐快意,平易通脱而寓道风。《巴县志》称为:“享三百年来极高逸文艺之誉者。” 郭尚先、赵侍御之赏会、称许,可谓入骨三分。所谓书画相称,无书不成画,能相得益彰,乃是但将书法入画法。“人守清贫道自高”者,伟丈夫“贫贱不能移,富贵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”之气骨真性在焉。郭尚先、赵尧生以道论艺,认可龚晴皋,可谓明眼真鉴也。

二、艺术生涯

龚晴皋24岁中举,在其后30余年间屡试不第,时运不济如此。不得己,于是闲放在野,教书,甚至于以做幕僚维持生计,乐得清苦自持。三十春秋放闲在野,于龚晴皋治艺乃天赐良机,据退溪翁晚年自称,作画40年。他穷尽心力追踪古贤,植根于传统,精勤于诗书画之磨砺、研究与交融。2456岁间,他熟读经史、诗书。有诗咏及其“过卧龙岗”;“过华阳道”;”过江阴作”;以及“时将之杭州”等。他不时赴京赶考有两条路可行,一是水路,一是早路。水路则沿江而下过江南,旱路则过古西蜀栈道。从其“金陵记吾昔曾游,水乡风景在我腹。”可见曾游历江浙,饱览小桥流水,雨树烟山之秀丽风光。陆路则雄关漫道,岁月沧桑,长途跋涉。虽然艰辛,却满目烟霞,山川如画般交融于诗人胸怀。收罗丘壑,驰情烟水,正是其广识见,高胸次,养情怀之殊胜际遇,若无此等清苦之人生经历,龚晴皋之阅历、品格与气骨,便少几分陶铸含宏。

龚晴皋之字,体势严整,似从欧字化出。其笔致有一股奇逸古拙之气,倔犟不驯之性,溢于翰墨间,人莫识其由来。龚字主神气,见魄力,胸襟坦荡,洒脱不羁,不作姿态,便自雄豪,是传统书家中少见之高逸者。


图片2.png


龚晴皋之画,饶米老之颠狂,天池道人之旷放,大起大落,大开大合,大写大泼,饶有米老颠狂之风,青藤超拔之致,孤傲奇倔,信手天成。凡作画信笔为之,得自然之趣,乃中国绘画史上,不多见之大手笔。其笔机、笔势、笔趣与墨气、墨意、墨韵,呈现出一种格调。此种格调乃高逸之品味,文士之风骨。见与生俱来之天性,静默渊如之证悟。

据史书记载,嘉庆17年,龚晴皋始有转运,朝廷大选,被选任为山西崞县知县,为治有政声,且有自降薪水,守清简之洁操。因未能厚款上司而开罪于抚军,上司将其遣往比醇县更为偏僻之地,他年事已届六旬,难以苟且将就,遂决意弃官归野。与民众辞别日,民“攀辕往送,为立生祠。”百姓如此拥戴,足见其为官之清廉,爱民之深切,与天性之忌俗脱尘也。

弃官归野后,又于农家作碾处,结棚户,名碾斋书堂,从者多至不能容。自兹而后,退溪翁以读书、课徒、游艺、放逸山林,堂堂正正步入了乡先生与自由职业者之诗书画生涯。且教且作,日间三事,以课徒论道、解惑传薪;伴渔樵耕读,驰情山水;放怀诗酒,游戏笔墨,养性怡神。

周老师讲述到:“我三十年间,仰慕、追墓、心领神会退溪翁山水之风韵,几近于痴迷。不少人问我,你推崇龚晴皋,其字画好在哪点?我坦然回道:略无作习,随心所欲,散漫超脱。


三、龚晴皋山水画

龚晴皋画山似垒石而成,大大咧咧,三数笔立就。模拖竖抹漫无标准,略无层峦叠嶂,然山石之起承开合、俯仰向背,布局之聚散疏密,简落之虚实掩映,俱不假雕饰,备极生动。画城郭江村,水阔帆轻,江岸长堤,奋笔斜扫,远处烟水,云际天边,俱在横斜数笔涂抹中活灵活现。

至于宗风标格之秉承,退溪翁题跋亦自透出消息。如“辽翁淡逸之法”、“仿痴翁笔”、“米家山意”、“北苑家意”、“文征仲法”、“石田草草而成之法”。


图片5.png


四、龚晴皋之丑石、奇松、芭蕉

退溪翁于山水之外,尤好以减笔淡墨作丑石。意气为之,酣畅淋漓,敦敦然有一种气度,坦坦然见一种风标。至若傲然见名士气,旷然有漫士风,品之如读《世说新语》,大有晋宋间人逸韵。壶曾于友人书斋见其所藏退溪翁奇石四条屏,大笔挥就,其孤傲特立之风骨,啸然不群之性情,清旷脱俗之操守,与夫沖虚涵和之雅韵,令人观之神奇,即之意远,其笔墨之幻化,鬼神莫测。后世画石,断难近之者,不独在名士风气,尤在超逸沖和之雅韵。

石为画骨,丑作诗魂,乃龚晴皋画古松丑石之独特处,退溪翁笔下之石,每每题点骚心,耐人寻味。或“峭卓”、或“明秀”、或“峻空”、或“截云”、或“渝郁”、或“蓬松”。明志印心,入诗入画。

图片6.png


7.png



崇尚天真,崇尚得意忘象,崇尚无不自如,随心所欲。大作手与平庸之别,就在于自然活脱,笔下生风。退尽追拟描墓习性,弗计妍丑工拙。退溪翁之艺术境界超然物外,不以苟同必异为心,大别于流风者,在于自然生动,随适洒脱。



5ecc7e8352d56d5a2805e136f9cc97b.png


3e41cab0124905a2b2aa77ad0512156.png

8efdf917c748358ef8a85f006afe9ec.png




开放时间

————  

工作日 9:00-18:00





联系方式


————



咨询联系电话:0833-2302975

地点: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156号

(注:坐9路或H1路公交车在市文化馆站下车)


迎关注乐山市美术馆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