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字画心印”——水一方文人画研修作品巡展·乐山站![]() 开幕时间 2019年12月7日10:00 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7日——15日 展览地点 乐山市美术馆展厅 讲座时间 2019年12月7日下午2:30 展览地点 乐山市美术馆展厅二楼 主讲人 一壶山人 主讲题 《二米雲山逸韻》 主办单位 乐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乐山市美术馆 乐山市文化馆 协办单位 四川省文物总店 德阳市美术家协会 德阳市书法家协会 德阳市书画院 德阳市文化艺术中心 攀枝花艺术中心 攀枝花美术家协会 攀枝花画院 攀枝花市东区文广和旅游局 攀枝花市东区文化馆 山水精神的学术承载 水一方学人作品汇展,历年来已有数次,技法在德公指导下精进提升,而其基本的心曲、心路,则一以贯之,未曾稍衰。 魏晋以前,山水之爱可以说还没有独立出来。屈原的作品中,那些九嶷山、不周山、昆仑山、咸池、兰皋等等,都是他的心理重心之外的东西。山水美境当前,心无旁骛。所以,古木苍藤,明月流萤,月桂夜莺,川湖波澜,芳草兰芷,这些大自然的绝佳的美,他虽然看见了,也充量表现在作品中了,但并不是作为鉴赏关怀的主体出现,而只是一种副产品,一种烘托物。在其进退失据的心理状态中,也端的是“百草为之不芳”了。 魏晋以后,山水诗文滋润发达,近古以降,山水画为艺术正宗,自然界的风景才成为真正的所谓山水知己,先天般的重视。而不是一种临时的安慰。这时他在乎的是山水本身。林和靖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,永嘉四灵的与山水同寒,虽然也不排除心有旁骛的时候,但其底蕴,山水是其背后总的依托,是其心灵的最后的皈依,是其艺术源流的最终凭据。大概宋代以后,山水画已完全独立,蔚为大观,乃因文人的主流,已将山水之癖好,发展成类乎宗教的东西,成为社会冲突矛盾的避难所。同时,山水诗的的数量也远远超乎他类诗歌。 水一方学子的艺术追求,正是以一种艺术同仁团体的方式,对山水精神的一种深度的承载。 千佛岩下水一方书屋,花栋雕梁,青砖黑瓦,气象极为浑穆端肃,饱蘸大自然风月声光之美。德公居此,其间有大寄托,更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,且足以生发牵挂联想。蔗境弥甘,松姿益茂,叫人肃然起敬。 林泉之想乃是水一方学人的精神核心,德公曾与画友邂逅于三峨凤凰堡,“茶余,罗、陈二仁兄一时兴起,合作归舟图。俄顷,烟波渔子,巉岩老树,茅屋柴扉,悉收于尺素中,览之令人顿生林泉之想。” 胸中丘壑,深沉无比,于是神出鬼没,撒豆成兵。其笔墨的试验与追索,在在冲击我们的审美储备。诸君当然是在陶写一己的胸次,但更是在为人心为世象传神写照。因所寄托,取诸怀抱,用笔神完气足,浑灏流转,这种美的历险、美的追求,与寻常的“好看”,确乎是相距云汉的拉锯。刘熙载《艺概》以为“怪石以丑为美,丑到极处,便是美到极处。” 水一方学子生活履历、技术手段虽面目各异,而其同为艺术精神的导师周公德华旨趣之所感染,则无疑义。如必概括水一方学子笔墨的美学追求,那就是“寻至中岩巢一穴,劈开顽石作山门。”(德公诗)如此一种深异突进的求索。 水一方风格独具,高蹈脱俗,但既不是“一片孤城万仞山”的旷寂,也非“驿外断桥边,寂寞开无主的冷清”,在十丈红尘中,其精神始终保持“浪迹空山绝壑中”(德公诗)的伟岸不拔。 或以为,水一方学子把书画当成学问来做,换言之,其书法、篆刻、绘画别是一种学术完成方式。而这种学术的呈现,恰如钱钟书先生所云“学问乃是荒江野老屋中,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。”水一方的导师,其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一体化,也即哲学旨趣、心性修炼与生活方式的一体化。通常艺家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德公诗:“祗道投时便合俗,谁知笔墨硬不依……”其心性的傲岸,怀抱寄托的深沉,在此表现得宛转层叠,淋漓尽致。 真的艺术,那是精神解放和解放精神的通衢,在水一方诸君的笔墨里,我们渊然读到这样的理念:生命是自由的前提,而自由是生命的意义。 己亥初夏 浮沤堂主撰于成都 一壶山人 特邀诗友-王文襄 特邀文友-伍立扬 特邀书友-夏应良 特邀画友-罗康祥 参展作家 一壶山人 王文襄 伍立扬 夏应良 罗康祥 廖国民 陈若愚 陈仕恩 郑碧辉 戴 泽 杜 飞 邓九龙 何晓红 郎国光 韩惠萍 华晓峰 黄仁清 江罗四 姜朝清 李 纲 刘庐山 马奇志 卢 明 马 超 欧阳才汉 潘先梅 彭九鸣 周 丽 曾昌盛 唐典贵 胥国荣 唐笑天 杨 川 王心海 王 星 吴大亮 谢 萍 肖仕勇 张 翼 赵 洲 张富彊 郑光文 周立解 谭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