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不惑 乐山师范学院建校40周年师生美术精品汇展![]()
丰厚文化底蕴、熟练艺术技能、勇于创新精神 主办单位
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艺术院 乐山师范学院 承办单位
乐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 乐山市美术家协会 乐山市美术馆 乐山市嘉州画院 展览执行
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: 2018年5月7日下午15:00 展览时间: 2018年5月7日—10日 展览地点: 四川美术馆1F—2 四十不惑 始从头越
——乐山师范学院建校40周年师生美术精品汇展序 1978年,是中国历史上转折点,就在这一年,一个古老的民族开始了改革开放,崛起复兴的伟大历程。 也就是在这一年,乐山历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——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诞生了,在40年的办学历程中,学校从专科发展到本科,从规模拓展到内涵提升,从服务区域经济到逐步走向国际化,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立足四川、面向西部、辐射全国、以教师教育为本、非教师教育并重的地方高等院校。伴随着学校的发展,1986年“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”也挂牌成立,是继四川美术学院和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之后,四川高等院校中最早的美术专业之一。三十年来,怀揣着对艺术的共同梦想,来自四方的画家、设计师和和美术教育家逐渐汇聚于此,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,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,办学条件日益改善,学科建设与时俱进,2000年专升本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高,2008年更名为“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”,逐渐成为川南乃至四川的美术人才培养和美术创作的重要基地。
自建校以来,校园中的草荣了又枯,枯了又荣,迎来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勤奋的学子。在明亮的画室里,在温暖的老师家中,在阳光灿烂的白天,在灯火阑珊的夜晚,同学们如饥似渴的吸允着知识的阳光雨露。毕业后,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,其中,不少同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,逐渐走出了乐山,获得了全省、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声誉,但无论走得多远,这里都是你们艺术之旅的扬帆起航之地。今天,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为了庆祝母校40华诞,你们又回到了这里,其中,既有早已蜚声海内外的名家,还有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新秀,选择用画展的方式为母校祝寿。在纪念自己无悔青春的同时,也为校园添加了一处超越自然之美的精神空间和心灵世界,使得在桃红柳绿、姹紫嫣红和鸟语花香之外,更充满着人文与艺术的氛围。
必须指出的是,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三十余年来美术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,体现出了美术学院培养“丰厚文化底蕴、熟练艺术技能、勇于创新精神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略加概况,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: 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强烈的开放意识并举: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学院位于乐山,自然深受其历史和现实影响。位于岷江、青衣江、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地的乐山,古称嘉州,不仅有天下闻名的大佛,更有峨眉等名山环绕。早在汉唐时期就有大量的文化遗迹,其后,这方奇山异水更养育了苏东坡、郭沫若、赵熙等文化大家。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享誉全国的“嘉州画派”以此诞生,为学院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身居象牙塔中的大学教授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画家,各有所长,相互依托,彼此都在共存、互动和交融中获得艺术的灵感,激发出了新的能量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“画地为牢”,学院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古今中外所有艺术流派的价值取向,特别是身置一个全球化语境的时代,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到了学生的审美取向,而学院对于多元的认同,更极大拓展了同学们的艺术空间,展览和画册中所呈现出的多元面貌——由东方与西方、传统与现代、具象与抽象诸多风格所构成的视觉盛宴,就是有力的证明。
“形而下”的“业精于勤”与“形而上”的“技进乎道”兼备:作为师范院校中的美术学院,目标定位非常明确,就是培养在基础教育和艺术设计领域品德优良、知识视野开阔、专业技能扎实、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所以,较之专业美术学院,在课程设置上有自己的特点:其一,在专业上注意拓宽学生的技能范围,广泛学习国油版雕、书法篆刻以及工艺美术等课程,其二,由于中小学美术课中有较多的鉴赏课,需要学生掌握艺术鉴赏、中外美术史和美术教学原理等人文知识与文化修养。这样的课程设置当然有利有弊,因为传统认为美术首先是一门技术,不同的门类(国油版雕)都有不同于其他的本体语言,譬如,国画强调笔墨,就涉及具体的用笔、用墨、结体关系以及虚实处理等方面。这种观点当然也没有过时,但当代艺术在不忽略技术性的同时,更为凸显其文化性和精神性,所以,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艺术门类,转而强调与哲学、文化学、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在学科上的深层联系,学院的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恰好适应了当代艺术的发展,也为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。 孔子云:“四十不惑”,这是他个人的人生感受,而对于一个高等学校,四十年虽然不短,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,未来的路还很长,路上还有美丽的风景,更需要有“始从头越”的奋斗精神。诞生与改革开放之初的乐山师范学院,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“中国梦”的历程中,得到更大的发展,取得更大的成绩,而美术学院也将用画笔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!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、院长 李银斌 2018年4月10日
部分作品赏 程峰 《山岚竞秀图》 2450px×2450px 王荣《蝶恋花之2》 5500px×3000px 纸本工笔 邓钢 《快雪时晴图》 4500px×2250px 纸本水墨 叶梦媛 《花语之2》 直径875px 纸本工笔
朱丹 《地涌金莲》 750px×1000px 纸本工笔 杜飞 《清韵》 4500px×2250px 纸本工笔
李开能 《藏族兄弟》 4500px×1500px 纸本水墨
李元婧《高速奠基者》3000px×4500px 纸本工笔
李莉 《山水写生之3》 1500px×1500px 纸本水墨
李腾 《上里写生之1》 1500px×750px 纸本水墨
杨志翠《莲塘夜月》 3000px×3000px 纸本工笔
杨国锋 《沐浴》 2000px×2500px 纸本铅笔 吴瑞雪 《丙安古镇》 2450px×4550px 纸本水墨 沈显威《往事随风》 4900px×3075px 纸本水墨 罗婧文 《水何澹澹》 3750px×2250px 纸本水墨 周文斌 《快雪时晴》 4500px×2250px 纸本水墨
周诗莹 《山水之1》 750px×1500px 纸本水墨
赵典强 《峨眉三月》 4500px×2250px 纸本水墨
袁泉 《新的征程》 6000px×2750px 纸本水墨
贾霞 《芙蓉印象之1》 750px×1000px 纸本工笔 高斌 《蜀山舞银龙》 5000px×1000px 纸本水墨
龚洪林《滇南春色》 4500px×1000px×2 纸本水墨
梁延中 《绥山望秋》 4500px×2250px 纸本水墨
韩波《三月里之记忆2》 1850px×625px 纸本水彩 程岚 《版纳印象之3》 750px×1500px 纸本工笔 廖鉴奎 《虎雏》 125 濮代华 《忆》 4000px×4000px 纸本青绿
马山 《干杯》 2500px×2000px 布面油画
王小波 《残垣之2》 1000px×1250px 布面油画
王巴婴 《邂逅焉溪》 2500px×2000px 布面油画 邓子辉《规则里也有自由之1》3000px×3750px布面油画
朱保宁 《风景写生之1》 1250px×1500px 布面油画
刘小川 《瑶溪-莲》 3750px×2000px 布面油画 刘文 《蝶梦》 4000px×2500px 布面油画
刘芯涛《无关的风景之五》6250px×15000px 布面油画
刘丽 《菜花黄了》 750px×1125px 纸本油画 刘栋 《高台余晖之3》 3000px×4500px 布面油画
江锦(缺简介照片)《静物》1250px×1500px 布面油画
江德华 《小高》 1500px×2000px 布面油画 李宏耘 《女人花之1》 1500px×2000px 布面油画 杨芒 《山居之1、2》 1250px×3750px×2 布面油画 张学 《渡》 3000px×3000px 布面油画
荣志彬《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儿之一》 3000px×3750px 布面油画 唐建辉 《绿色围巾》 1500px×2000px 布面油画 谢常勇《青铜的辉光之疲惫》3250px×3750px布面油画 衡江 《色达印象》 2500px×3750px 布面油画
王一清 《书法中堂》 3000px×1500px 书法 杨德明 《隶书中堂》 4500px×2250px 书法
周文斌 《龙多山房造稿》 3450px×1000px 印屏 曾革 《弘一大师改过十训》 1500px×3250px 书法 潘劲 《云林题跋之2》 500px×875px 书法 王全厚 《四值—月值》 500px×450px×1275px 陶艺
王婓 《行者系列之九》 1425px×1675px×750px 雕塑(综合材料)
宋永军 《地之痕》 2900px×2400px 版画 胡宇新 《思凡》 750px×750px 雕塑 颜伟娜 《人勤春早》 2000px×1750px 漆画 颜伟娜 《怀念》 2750px×2000px 水粉 宣传四川书画艺术 报道巴蜀书画展事 《四川书画艺术报道》编辑部 欢迎投稿、合作、交流! 投稿要求: 投稿艺术家需提供个人生活照片一张、个人简历一份、作品评论文章或者个人创作感言文章一篇、作品图15幅(像素不小于2M) 电 话:84335877 Q Q:285518458 微 信:ENERGY273312475 邮 箱:285518458@qq.com
文章分类:
当前展览
|